樱桃的形态特征
1.根系 樱桃的根系主根不发达,主要由侧根向斜侧方向伸展,一般根系较浅,须根较多,但不同种类有一定差别。一般用作甜樱桃砧木的马哈利樱桃、考特和山樱桃根系比较发达。中国樱桃根系较短,主要分布在5~30厘米深的土层中。砧木繁殖方法不同,根系生长发育的情况也不同。播种繁殖的砧木,垂直根比较发达,根系分布较深。用压条等方法繁殖的无性系砧木,一般垂直根不发达,水平根发育强健,须根多,固地性强,在土壤中分布比较浅。土壤条件和管理水平对根系的生长也有明显的影响。土壤沙质,透气性好,土层深厚,管理水平高时,樱桃根量大,分布广,为丰产稳产打下基础;相反,如果土壤粘重,透气性差,土壤瘠薄,管理水平差时,根系则不发达,也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和结果。目前生产上常将多效唑(PP333)在土壤中施用,对樱桃根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从而也能控制地上部分旺长。但是多效唑如果用量过大时,能产生对根系的毒害,而很难恢复,甚至使部分根系死亡。嫁接的樱桃树根系易发生根蘖苗,常围绕树干丛生出大量根蘖苗,实际上这也是嫁接亲和力较差的一种表现。
2.枝干 樱桃属于落叶乔木树种。甜樱桃树冠大小和杏树比较相似,一般高达4~5米,通常小树有中央主干,大树中央主干不明显,形成圆头形或扁圆头形。枝条外皮比较光滑,有横向皮孔,枝干上有时能形成花束短枝,这是和其他果树有区别的一个特点。
3.芽 樱桃的芽单生。分叶芽和花芽两类。枝的顶芽均为叶芽、一般幼树或成龄树旺枝上的侧芽多为叶芽。成龄树上生长势中庸或偏弱枝上的侧芽多数为花芽。从形态上看叶芽瘦长,呈尖圆锥形,花芽较肥胖,呈尖卵圆形,两者有较明显的差别(如图6)。结果枝上的花芽通常在果枝的中下部,花束枝除中央是叶芽外,四周都是花芽。
樱桃的叶芽和花芽 一个花芽内簇生2~5朵花,花芽内花朵的多少,与其着生的部位有关,在树冠上部或外围枝条上花芽内的花朵多。樱桃的侧芽都是单芽,即每个叶腋间只形成一个叶芽或花芽,没有桃、李那样的复生芽,因此,在修剪时必须认清叶芽和花芽,短截部位的剪口芽必须留在叶芽上,才能保持生长力,若剪口留在花芽上,一方面果实附近无叶片提供养分,影响果实发育,品质差,另一方面该枝结果后便枯死,形成枯枝。樱桃侧芽的萌发力很强,1年生枝上的叶芽多数都能萌发,只有基部极少数侧芽有时不萌发而转变成潜伏芽(隐芽)。即使是直立的枝条其侧芽也都能萌发,这个特点有利于樱桃的修剪管理,容易达到立体结果。
樱桃枝条如果不短截,其顶芽延长生长,不易形成生长强的分枝,故幼树需通过冬季短截来培养骨干枝和增加枝量。一般粗壮的枝条在剪口下能抽生出3~5条中、长发育枝,其余芽抽生短枝或叶丛枝。枝条冬季短截虽然能增加成枝力,但是能刺激叶芽生长旺盛而延迟结果。因此,在幼树有一定树形后,可以通过夏季摘心来增加枝量,一般在新梢长至10~15厘米时摘心,摘心部位以下的叶芽有1~2个萌发成中、短枝,其余芽则抽生叶丛枝,在营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叶丛枝当年可以形成花芽。所以,夏季摘心是增加分枝、加速成形、提早结果和早期丰产的重要手段。樱桃潜伏芽大多是在枝条基部的副芽和少数没有萌发的侧芽转变而来。副芽着生在枝条基部的两侧,形体很小,通常不萌发,只有在受刺激时,如重回缩或机械损伤,伤口附近副芽即萌发抽出新枝,因此樱桃树30多年的大树其主枝很容易更新,这是维持结果年龄,延长寿命的重要特性。
4.枝条
(1)发育枝又称营养枝或生长枝。其顶芽和侧芽都是叶芽。幼龄树和生长旺盛的树一般都形成发育枝,叶芽萌发后抽枝展叶,是形成骨干枝,扩大树冠的基础。进入盛果期和树势较弱的树;抽生发育枝的能力越来越小,使发育枝基部一部分侧芽也变成花芽,发育枝本身成了既是发育枝,又是结果枝的混合枝。